記錄開始前先來説說,
什麼是【腹膜外剖腹】?
是免去了「打開腹腔」的步驟,減少產後的手術沾黏問題。
傳統的剖腹產是要縫八層,
腹膜外剖腹只需要縫七層
優點是
*可以不用等排氣 八小時後即可進食
*疼痛感會大大降低
*減少腸沾黏的問題
不過缺點就是,手術難度較高
建議要找有經驗且口碑良好的醫生唷!
回到20210830的那天,是手術前一天。
我們提早進到醫院待產及準備。
因為疫情關係
當天一到就先做快篩,
確認陰性後
護理師帶我們先check in這幾天的房間
我們選擇的是-診所最大的房型(價格也相對的是比較高的)
護士請我直接換上手術服
真的有種
『啊!辛苦了九個多月,終於到這一天了…。』
接著護理師帶我進到待產室
剃毛-測胎心音及宮縮-埋針管
*那個針管是這兩天打點滴的入口,
也是整個剖腹過程最痛的那支針!
拔掉過了好幾天,我的血管裡面還有些瘀青....!
在等待測胎心音的過程中
護理師拿著手術自費單子,
跟我們一項一項確認要不要加價使用?
有商業保險的情況下,就選擇了比較好的醫療耗材!
另外,嬰兒室的護理師
也拿了一張屬於嬰兒出生後需要的檢查自費項目
來跟我們討論哪些要做?
最後,
我們連訊聯的過敏原檢測都直接選下去了呢!😊
(因為先生比較容易腸胃不好及過敏~小兒也檢查一下好了!)
結束術前檢查後
小憩一下,半夜兩點開始施打三罐術前點滴....
到了早上8:30 #20210901 #am0910
護理師請我戴上手術帽走到手術室,
林醫生也在門口接我一起緩緩地走進去
(手術室就在我病房外三步路就到了XD
因為剖腹產關係,診所預防感染
老公無法陪產,只能在外面等待著!
(先生很緊張 因為我似乎進去了一個多小時)
#手術房播著輕音樂 #心情很放鬆
躺上手術檯前(不會很冷),
麻醉師溫柔地介紹一下自己及等下的流程。
接著請我躺下並向左邊,彎著跟蝦子一樣。
這時真的快呼吸不到空氣!
(胎兒一直頂著我的肺呀…
大概彎著十分鐘左右,
麻醉師先在脊椎上尋找要下針的位子及塗上消毒及表層的麻醉藥。
下針埋針的時候,
幾乎只有刺刺的感覺,不太會痛!
很快的,麻醉藥流過下半身的時候~感受到冰冰涼涼的!
我的左腳先沒了知覺!
當他們幫我把腳放直時,左腳竟然停留在剛剛彎曲的感受
同時間,竟然開始頭暈目眩+呼吸不到空氣
反應給醫生們知道狀況後,醫生們幫我戴上氧氣管子!
(真的好暈好暈~~~😵💫
此時麻醉醫生很溫柔地跟我說,等兩三分鐘就會慢慢好的!
確認完沒有知覺後
接著林醫生就說『要下刀囉』!
#兩位醫生同時一起處理開刀過程
手術過程中
我的身體就像遇到輕微地震般
晃來晃去 晃來晃去~
過不久,就聽見『小朋友要出來囉』!
記得兒子出來的時候
只有小哎了一下,護理師趕緊抱去處理
還跟他說
「再不哭哭要打屁股囉!兒子終於哭了好幾聲!!」
我也跟著一起哭了.......
*那種感動真的是一生難忘
*同時也突然呼吸到空氣的感覺了...
護理師把兒子清潔好,就帶到我身邊!
讓我檢查一下兒子的四肢
當下我也輕輕的跟兒子說「歡迎你來」。
接著被注入一支睡覺針。
但不知道是不是剛剛太暈
整個就很醒,沒有睡著!
縫合完畢也幫我綁好束腹帶後,
就推進病房了。
後來問老公
我看起來怎樣
他說 我那天看起來很慘XD
好吧!
看來開刀後,還是很難保持美美的!
八個小時後,
先喝一些水,確認沒問題,接著就慢慢吃了半碗的粥!
第二天早上
拔尿管囉!
(沒有覺得不舒服!護理師很專業!)
第二天中午
下床去上了廁所,接著走到嬰兒室看兒子!----走路像烏龜般
*剛出生要住一天保溫箱觀察一下
第三天身體就已經好很多了
第四天也開始擠奶囉
*擠奶又是另一個故事了.....
第六天傷口拆線!
第十七天已經可以做伸展瑜伽運動了!
惡露也幾乎快沒有了
傷口也只剩刺刺酸酸的
感謝醫術發展的快速且進步
讓生小孩不是這麼可怕的事情
也感謝我遇到一個超級好的醫生跟生產診所!
大推 #台北 #四季和安 #林育弘醫生
懷孕生子育兒的過程中,
最舒服的就是生產這段日子了!
因為月子餐也好好吃!!每一餐都好好吃!
PS.出院結帳大概18萬左右
(生產過程及BABY相關費用)